科学报告

《科学报告》(英文名:Scientific Reports),是自然研究创办的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隶属于Nature Portfolio,恪守具有建设性、观点严谨的同行评审,创刊于2011年。

《科学报告》的主要业务是发表自然科学、心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科学报告》审稿周期平均56天完成初审,133天完成终审。《科学报告》已发表了来自180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包括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全球百强高校。《科学报告》拥有10000余名来自80余个国家、涵盖期刊所有学科范围的专业编委会成员。2012年,《科学报告》第一次得到影响因子的评估,其影响因子在2012年达到2.927,在56种多学科科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2013年1月1日至7月16日,《科学报告》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2020年,《科学报告》的文章的被引用超过54万次,在全球期刊中位居第6位。2023年,《科学报告》的影响因子为3.8,2023年引用次数超过734000次。2024年,《科学报告》的论文下载量超过6000万次。同年,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9。

《科学报告》发表的文章被全球各大媒体报道、提及超过12000次,包括中国新华出版社、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朝日新闻、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包括世界银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女王陛下政府等,在超过1250个政策文件里引用了《科学报告》的文章。

历史沿革

《科学报告》创刊于2011年。2012年,《科学报告》第一次得到影响因子的评估,其影响因子在2012年达到2.927,在56种多学科科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2013年1月1日至同年7月16日,《科学报告》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截至当日,《科学报告》的网站已经有350万的页面访问量。

2020年,《科学报告》的文章的被引用了超过54万次,位于全球期刊中第6位。2023年,《科学报告》的影响因子为3.8,是全球引用次数第五多的期刊,2023年引用次数超过734000次。2024年,《科学报告》的论文下载量超过6000万次。同年,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9。

期刊业务

《科学报告》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临床科学的所有领域。该刊致力于为这些领域的作者提供服务,同时也为打破学科传统边界之间的研究提供投稿归宿和展示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科学报告》的主要业务是发表自然科学、心理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各个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

期刊特点

《科学报告》具有发文可见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及广受业界认可的特点,并致力于让发表的研究最大限度地被传播、共享并重复使用。

出版信息

《科学报告》的编辑团队与庞大的同行评审专家网络合作,提供严谨、客观且富有建设性的同行评审,并将在整个出版过程中为您提供支持。《科学报告》遵循与其他自然组合期刊相同的伦理和编辑政策准则,以确保他们发表的所有研究都具有科学依据、原创性且质量上乘。《科学报告》审稿周期平均56天完成初审,133天完成终审。《科学报告》每一篇投稿都会进行30余项检查,包括伦理许可、作者身份、利益冲突、抄袭、图像缺陷等。每一篇接收的投稿都会受到平均2位评审加1位专业编辑的审查。· 每一篇接收的投稿都会经过平均1.6次的修改。

经营状况

《科学报告》已发表了来自180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包括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全球百强高校排名,其中发表于《科学报告》上的文章皆有。《科学报告》拥有10000余名来自80余个国家、主题期刊所有学科范围的专业编委会成员。

研究成果及影响

2016年,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科学报告》期刊发表研究称,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会大大削弱泥炭地的碳汇功能。2021年,《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在中国台湾东北部的中新世(2300万至530万年前)海底层重建较大的L形潜穴,研究人员发现,被认为可能是博比特虫祖先的大型伏击捕食者植物病原线虫,可能在约2000万年前定居在欧亚大陆的海底。2023年,《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个来自泰国的新古代鼍属物种,与扬子鳄亲缘很近。

《科学报告》发表的文章被全球各大媒体报道、提述超过12000次,包括中国研究所、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朝日新闻、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包括世界银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女王陛下政府等,在超过1250个政策文件里引用了《科学报告》的文章。

相关事件

2025年10月,伊朗一位植物遗传学家的学术诚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Shahid Chamran 大学农业与植物育种系的 Karim Sorkheh,其发表的论文撤稿数量已增至至少 6 篇,最新一篇被撤的是 2017 年发表在 Springer Nature 旗下期刊《科学报告》的研究。这篇被撤论文题为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generation 脱氧核糖核酸 markers declares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ed 种群 structure of wild almond 物种”(传统与新一代 DNA 标记比较揭示野生苦杏仁物种高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种群结构),撤稿原因直指研究中的图件和数据问题。

《报告科学》.自然中国.2025-10-19

除《自然》外,Nature Portfolio家族还有哪些期刊?.科学网.2025-10-19

目标和范围.scientific reports.2025-10-19

杂志简介.Scientific Reports.2025-10-19

scientific reports.scientific reports.2025-10-19

《自然—通讯》影响因子跻身世界前2%—论文—科学网.科学网.2025-10-19

《科学报告》是一本什么样的期刊?.腾讯云.2025-10-19

About Scientific Reports.Scientific Reports.2024-02-08

关于科学报告 为什么要在《科学报告》上发表?.scientific reports.2025-10-19

海平面上升将削弱泥炭地碳汇功能.中国气象局.2025-10-19

《科学报告》论文:化石揭示大型海生蠕虫2000万年前或定居海底.百家号.2025-10-19

科学家发现扬子鳄“近亲”.中国科学院.2025-10-19

撤稿总数达 6 篇!植物研究学者《Scientific Reports》论文因 4 张图表复制、图片缺失被撤稿.新浪财经.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