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广(1915年1月15日—2010年11月27日),男,回族,河南省通许县咸平街道二村人。开创了“张派”武术,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位武术专业研究生导师、教授,曾担任原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也是中国当代“武林三泰斗”之一,中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被称为武术界的巨人。
1929年,张文广跟随查拳大师常振芳老师,钻研查拳体系的各种拳械套路。1933年,张文广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1935年,张文广获国术国手点将录查拳、对打等四项冠军及总分第一名。1934年,张文广获得运动生涯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全国轻量级中国式摔跤冠军。1936年4月,张文广荣获第11届奥运会武术选拔赛男子组第一名。同年6月,他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队员远赴德国柏林、法兰克福和汉堡市等地表演。1948年,张文广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张文广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年,张文广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武术,并和同仁一起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武术系。1958年,张文广参与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61年,张文广主持编写首部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武术讲义》。1962年,张文广建立了第一支北京体院武术队。1980年,张文广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张文广参加了《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委会工作。2000年,张文广开始写作《我的武术生涯》,于2002年出版发行。2010年11月27日,张文广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同月29日上午9点,张文广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丰台区卢井路1号北京回民公墓举行。
张文广曾先后荣获了体育工作30年荣誉奖、新中国体育开拓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国际武术贡献奖等近30余种表彰和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退休以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武术名教授”。张文广还出版了《中国查拳》《查拳综合套路》《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中国式摔跤》《广播太极拳》《女子防身术》《散手拳法》《弹腿》等十多种武术专著,以及回忆录《我的武术生涯》。
人物经历
1915年1月15日,张文广生于通许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武术。
1929年,张文广跟随查拳大师常振芳老师,钻研查拳体系的各种拳械套路。
1933年,张文广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系统学习了长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术器械,以及摔跤、拳击、散打、短兵、长兵等多种对抗性项目,精通各家,尤擅查拳,系统地掌握了武术各流派的特点和风格,善于套路演练,又长于对抗搏击。
1934年,张文广获得运动生涯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全国轻量级中国式摔跤冠军。
1935年底,张文广被选为南洋旅行团武术队队员,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表演,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1936年4月,张文广荣获第11届奥运会武术选拔赛男子组第一名。同年6月,张文广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队员远赴德国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法兰克福和汉堡包等地作武术表演,第一次成功地将中华武术带进奥运赛场,将中华武术的精髓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也是中国武术首次出现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同年冬天,经中国著名体育教育家徐英超推荐,张文广应聘到了上海体育专科学校当武术教员,开始了他的武术教学生涯。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了抗敌青年团的武术教学工作。后来,又到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和天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
1948年,张文广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10月,张文广受天津市体委推荐参加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被选举为全国体育总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会上号召全国武术届和体育界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和研究,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运动。
1952年,张文广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3年秋,张文广参加筹备和组织新中国的第一次全国性体育运动大会——全国少数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担任大会的武术竞赛总裁判长。
1953年夏,张文广受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筹备处主任徐英超同志的邀请,张文广同志来到刚成立的中央体育学院任教。张文广和同仁们一起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武术系,编写了第一批体育院校武术教材,培养了第一批武术研究生。
1958年,张文广参与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
1960年,张文广参加了缅甸独立30周年庆典表演及各地巡回表演,还同缅甸武术界和华侨武术爱好者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使盛开的“中缅友谊”之花开放的更加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1961年,张文广主持编写首部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武术讲义》。
1962年,张文广建立了第一支北京体院武术队,在提高武术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对外宣传了中国武术运动。
1969年,张文广随北京体院教职工下放到屯留区国家体委“五七干校”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劳动之余,还不忘演习武术,便用铁锨作为器械,编排了一套武术套路,以此来锻炼身体、弘扬武术。
1973年,张文广随体院“武术革命战斗队”来到南口机械车辆厂,探索武术和摔跤的教学改革工作,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为了帮助工人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张文广同志又自创了一套以大小铁锤为器械的“铁锤套路”,深受工人们的欢迎。后来,这套铁锤套路还被选作“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表演节目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
1978年,张文广参加国家体委武术散手调研组,开展武术散手项目的研究和试验。武术散手继承了传统武术格斗攻防技术,以其特有的技击、勇猛、惊险和刺激而引人注目,代表了中国武术技击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1980年,张文广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外,张文广多次参与了拳、枪、刀、剑、棍、散打以及众多套路和体育院校武术教材的编写,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员法制定等工作。撰写出版了10多种武术专著,主要有《中国查拳》《查拳综合套路》《青年拳》《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中国式摔跤》《广播太极拳》《女子防身术》《散手拳法》《弹腿》等;发表了《中国武术发展方向》《国外武术教学探讨》等多篇论文,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文广同志还组织和参与了众多重大的国际、国内武术竞赛,是武术、举重、摔跤等三个项目最早的国家级裁判员。曾负责组织在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云南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或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担任过多届国内外重大运动会武术比赛总裁判长、仲裁主任等。
1994年,张文广在退休后还继续关心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关心北京体育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参加了《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委会工作。
2000年,张文广开始写作《我的武术生涯》,于2002年出版发行。
2010年11月27日,张文广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同月29日上午9点,张文广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丰台区卢井路1号北京回民公墓举行。
教育成就
1953年夏,张文广受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筹备处主任徐英超同志的邀请,张文广同志来到刚成立的中央体育学院任教。张文广和同仁们一起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武术系,编写了第一批体育院校武术教材,培养了第一批武术研究生。1961年,张文广负责编写教材《武术讲义》,分为上、中、下三册,包括理论、技术两大部分,90多万字。主要供四年制体育学院和体育系武术专修课使用,普修课则根据教学大纲从中选用。这是解放后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武术教材。它的使用,标志着体育院校武术教学工作走上系统、规范的轨道。1994年,张文广在退休后还继续关心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关心北京体育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此外,他还参加了《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编委会工作,还赴日本、台湾表演太极拳。
人物任职
张文广曾担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青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和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顾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体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论文著作
获得荣誉
家庭成员
社会公益
1952年,张文广在天津市与武术界同仁一起组办了募捐武术表演,为抗美援朝战争捐赠了一千多元人民币。
人物纪念
遗体告别仪式:2010年11月29日上午9点,张文广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丰台区卢井路1号北京回民公墓举行。
举办研讨会:2013年9月26日,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举办了“张文广先生武术思想研讨会”,众多武术界人士参与,共同探讨张文广的武术思想和精神。
2015年11月7日,该校又举办了张文广先生武术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张文广百年纪念画册》首发式,回顾了他的生平及贡献,传承其武术教育思想。
筹建纪念场馆:2021年,张文广故居修建及查拳文化馆筹建工作筹备会在通许县咸平街道办召开,与会人员围绕故居修建、文化馆筹建及挖掘张文广武术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故居进行了实地考察,旨在传承弘扬其武术精神。
媒体节目缅怀:2022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清明节特别节目聚焦张文广,邀请他的弟子张山、武冬讲述师徒情故事,节目播出后在武术界引起热议。
文学纪念
李印东于2018年完成了《中国武术名家———张文广》的撰写工作,并在之后撰写了《张文广传》,该书于2022年7月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李印东拥有博士学位,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目前任教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
人物轶事
奥运经历的屈辱
1936年,张文广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武术队队员参加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梦想着“强种强国、一振中华”的张文广,欣然上路了。然而他怎么也没料到,一路上经受的竟全是屈辱与辛酸。他们乘的船还未驶出中国海面,代表团便断了资助,只得绕道新加坡,靠沿途卖艺筹攒盘缠。最后还是在华侨捐助下才搭上了一艘意大利轮,坐的是“经济”二等舱,受尽了船主的歧视与侮辱。到了欧洲,日本人搞了许多反映中国肮脏、愚昧的新闻照片到处散布,斥中国为“东亚病夫”,鼓吹他们的“亲善”、“圣战”、“大东亚共荣圈”,致使很多欧洲人信以为真。一次中国女游泳运动员杨秀琼(绰号“美人鱼”),竟在大街上被人团团围住,非要看看她的脚是不是“三寸金莲”。还有的洋人竞揭起我国男运动员的帽子,看看是否还留着辫子。为雪国耻,我们篮球队决心打败日本队(在远东运动会上中国曾胜过日本),谁想这场球结果竟输了,为此代表团团员和多少爱国华侨失声恸哭!面对这些讽刺和凌辱,张文广感到作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真是无地自容了。是中国人天生愚笨吗?不!是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靠山!当时奥运会有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中华民国体育代表团参赛项目的成绩均落人后,逐渐被淘汰,有些项目的运动成绩在预赛时皆因不及格而被淘汰,有些项目的运动成绩在预赛时皆因不及格而被取消资格,很快便全军覆没。海外报纸登了一幅漫画:中国人参加奥运会,背个大鸭蛋来,又背了个更大的鹅蛋去。唯有中国国术队的精彩表演为中国挽回了影响,被欧洲人誉为在体育、国防、艺术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许多国家都邀请我武术队去访问表演。可是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谁还有心再去其他国家表演呢?参加完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回不了国,驻德的中国大使馆也根本不管。结果有的靠华侨募捐,有的靠在外轮上当杂工,分成好几批,历尽了艰辛才回到上海市。代表团回国,竟无人问津,各投生路了。为了养家糊口,自1936年以后的十多年,他漂泊四方,到长沙市、桂林、重庆市、昆明市、龙州、江靖、南京、天津市等地,以教武术和体育课为生,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直挣扎在饥饿线上。他“强国强种,一振中华”的夙愿更无从谈起了!
艰苦的婚后生活
1942年,张文广与梅琳结婚,当时两人工资加在一起才50块,初成家的日子很是清苦,三块砖头,一个铁锅,两个盘子,两双筷子,是张老当年为这崭新的二人世界添置的全部“聘礼”。婚后一个月,盆碗中仍是清汤寡水,每天的开销都是掰开揉碎算了再算,能省则省。那时的日子很苦,两人工资加在一起,也只有区区50块,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那分到的两斗糠米筛了再筛,才能下咽充饥。为了生计,1942年8月,他们决定跨过长江,应邀到江津国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张文广靠讲学,梅琳做会计,以求谋生。刚稳定下来没多久,因战火所迫,二人又从重庆市辗转奔往天津市。一晃八年,经历无数困苦,夫妇俩带着4个孩子,向友人借了钱,最终落脚北京。
文革期间的遭遇
“文革”年代,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家又一次被推进了漩涡——张文广,贫农出身,但却因教授武术,被打上了“资产阶级权威”“反动分子”等烙印,倍遭折磨。梅琳说“他那时候可是受了大苦了!红卫兵把他抓去,昼夜轮班看守他,白天批斗整改,晚上还看守葡萄架,想着法儿不让他睡觉。白天挨批斗的时候,还让他站在板凳上。那么窄的板凳哟!谁能站得住啊!他怕失去平衡,用手撑着膝盖,结果那帮红卫兵就用钢笔尖戳他的手!血哗哗地流,天天挨打啊!”爱情是伟大的,当爱情和亲情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洪流般的力量,便爆发出不可抗拒的声音。有一次,张文广又被红卫兵带走批斗,梅琳便来到红卫兵的驻地,卷起袖子高声喊道:“有本事你们来整我!不要整他!”开始还很是不屑的红卫兵,面对着梅琳坚毅的眼神,终于退却了,谁也不敢动眼前这个勇敢的女人,竟然当场放了被整得几乎无法走路的张文广,看着这对患难夫妻相互搀扶着离去。
人物评价
几十年来,张文广辛辛若若、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教学训练上,他既勇于开拓新境,一扫保守旧习,又善于区别对待,循循善诱。(北京体育大学 评)
张文广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中国武术大师,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武术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的武术优秀人才,他的学生们遍布全中国和全世界,从而使得中国武术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结果。(张文广先生弟子 弓云武 评)
张文广是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科的创始者,他一生致力于武术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武术和体育专业人才,但对自己的付出从不图回报。(中国武术学院分党委书记、院长 马学智 评)
中国武术泰斗,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创始人张文广先生,一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刻苦练功,报效祖国。年老志犹壮,艺精心更红,一生不知疲倦地为党、为人民而拼搏奋斗着,把生命的全部光辉都倾洒在祖国的武术事业上。(中国武术学院分党委副书记 于菲菲 评)
张文广“爱我武术,爱我中华”的理想信念, “四千次作业法”的勤奋和刻苦,谦和温润的教育品格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为年轻后辈树立了榜样,指引了发展方向。(武术套路教研室教师 时婧 评)
张文广故居修建及查拳文化馆筹建工作筹备会召开.通许县人民政府.2024-04-06
实习作品 | 帝里重清明,朝暮寄哀思.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04-06
张文广:武术界的巨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10-02
聊聊中国近代史上的奥运会(四).微信公众号.2025-10-23
书香武院 | 悦读会:张文广先生与《我的武术生涯》.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2024-04-06
开封武林精英曾在柏林奥运会上惊艳出彩.今日头条.2024-04-06
缅怀先辈张文广先生 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2024-10-02
沉痛悼念敬爱的张文广教授.北京体育大学.2025-10-23
武术泰斗张文广的爱情故事 爱因为深沉所以永恒.新浪体育.2024-10-02
张文广:武术界的巨人.微信公众号.2025-10-23
张文广.北京体育大学.2025-10-23
扔砂袋.find.nlc.cn.2025-10-23
散手拳法.豆瓣读书.2025-10-23
中国查拳简述.find.nlc.cn.2025-10-23
中国查拳典型器械套路研究.find.nlc.cn.2025-10-23
广播太极拳.find.nlc.cn.2025-10-23
寻找大师的足迹——撰写《张文广传》的机缘与感悟.微信公众号.2025-10-23
张文广同志生平.www.21wushu.com.2025-10-23
张文广武术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体育总局.2025-10-23
第十六讲-张文广先生武术思想研讨会.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2025-10-23
缅怀先辈张文广先生 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微信公众号.2025-10-23
寻找大师的足迹——撰写《张文广传》的机缘与感悟.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2025-10-23
李印东.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