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

“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是原侵华日军驻齐齐哈尔市516部队的基地,地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1939年,关东军化学部在齐齐哈尔市设立,下设五个部门,分别承担毒气与毒剂的研发、实验及防护、气象变化研究等工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为掩盖其从事化学武器研发与实验的罪恶行径,对主体建筑实施了破坏,带走了所有相关资料,并且将部分化学弹药直接在原地掩埋,或丢入附近的江河之中。2009年,文保部门对“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进行了挂牌保护。之后,地方政府及文保部门逐渐加强了对该遗址的保护力度。

旧址的遗存可划分为地面与地下两大区域。地面遗存包含两处:一处坐落于铁锋区曙光街与南浦路交叉口的东北侧,占地面积达55000多平方米;另一处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8军合成第68旅三号院东营房的围墙外侧,为日军撤退时炸毁的建筑残骸,据推测可能是地下实验室。地下部分主要是大型地下通道,连接至侵华日军516部队遗址区域。由于可能留存有数量不明的化学武器及化学毒剂水溶性偶氮引发剂法对其内部情况进行全面探明。“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见证,更是其公然践踏国际公约、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犯下反人类罪行的铁证。系统开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证的搜集、整理与陈列工作,推进陈列馆及遗址展示园的修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005年1月31日,“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该遗址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39年,关东军化学部在齐齐哈尔市设立,又称为“满洲第五一六部队”,下设五个部门,分别承担毒气与毒剂的研发、实验及防护工作,同时也负责气象变化相关的研究任务。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收到撤退命令,为掩盖其从事化学武器研发与实验的罪恶行径,该部队对内部主体建筑实施了破坏,带走了所有相关资料,并且将部分化学弹药直接在原地掩埋,或丢弃至周边的江河之中。2005年1月31日,“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文保部门对“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进行了挂牌保护。之后,地方政府及文保部门逐渐加强了对该遗址的保护力度,相继对现存的两座建筑进行了清理, 对建筑周围的场地进行了硬化,并在四周设置了围栏。2019年10月,“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建筑布局

“516” 化学毒气部队旧址的遗存可划分为地面与地下两大区域。其中,地面遗存包含两处:一处坐落于铁锋区曙光街与南浦路交叉口的东北侧,占地面积约达55000多平方米;另一处则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8军合成第68旅三号院东营房的围墙外侧,此处为日军撤退时炸毁的建筑残骸,据推测可能曾是地下实验室。

旧址的地下部分主要是大型地下通道,其关键走向之一便是连接至侵华日军516部队遗址区域。由于该地下通道内可能留存有数量不明的化学武器及化学毒剂水溶性偶氮引发剂法对其内部情况进行全面探明。

主要建筑

“516”部队本部最初为拐角楼建筑,其东侧区域已被拆除,南侧则目前仅留存一层建筑结构。从这层留存建筑中,既能看到实验楼废墟、制瓶车间与营房锅炉房的旧址遗迹,也可辨识出水泥过梁的遗存;建筑底层西侧设有一扇铁门,铁门下方连通一处地道,地道口的宽度约0.8米、长度约1米。

文物遗存

《关东军化学部满洲第五一六部队留守名簿》

2022年8月,在“8·15”日本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77周年之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了《关东军化学部满洲第五一六部队留守名簿》,其中包含这个部队414名成员的真实姓名和个人信息。《关东军化学部满洲第五一六部队留守名簿》形成时间是1945年1月1日,战后藏于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研究人员在赴日进行跨国取证时发现,后经沟通交涉,于2021年4月21日被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收藏,在经过一年多的整理和研究后,首次对外界公布。

《关东军化学部满洲第五一六部队留守名簿》中记载着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原籍、兵种、级别等信息。经对名簿整理后发现,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当时共有成员总计414人,其中将校级别军官13人,准下士官及士兵38人,还有各种技术人员包括技师、雇员、佣人合计363人,其部队长为少将军衔,人员构成级别相对较高,体现了日本对生物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和使用的重视。

保护措施

2005年1月31日,“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4月,铁锋区人民检察院接到人大代表提供的线索,称“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荒草丛生,部分土地被占用,亟需加强管护。为推进遗址保护进程,形成有效保护合力,军地检察机关联合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多次召开会议,针对遗址保护难点、职责分工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对遗址保护的近期整改和长期保护达成一致意见,并拟定整改方案。根据方案责任分工,累计恢复平整遗迹周边土地10余亩,调用专业清运车辆清理垃圾400余吨,砌补围墙、增设围栏120余米,遗址周边环境得到彻底整治。

2025年1月,铁锋区检察院、哈尔滨市军事检察院促成行政职能部门与驻地部队签署《关于516毒气部队旧址保护协作备忘录》,形成军队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协作,共同保护文物的强大合力。

价值意义

侵华日军原驻中国齐齐哈尔市516部队,主要任务是研究、生产化学武器和培训化武士兵,与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同为恶魔部队。侵华日军516部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给中国军民造成了极大伤亡。“516”化学毒气部队旧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见证,更是其公然践踏国际公约、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犯下反人类罪行的铁证。因此,系统开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证的搜集、整理与陈列工作,推进陈列馆及遗址展示园的修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关事件

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市某小区地下车库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操作人员在地下作业时,挖出了五个表面布满锈迹的金属桶,其中一个桶的桶壁因挖掘操作受损破裂。当时,现场不明情况的民工误将这些铁桶当作废品,转卖给了一名小贩。随后,该小贩在对金属罐进行切割处理的过程中,导致罐内的毒剂泄漏。这起事件最终造成44人受到毒气感染,其中1人不幸身亡。事后,经中日两国专家共同鉴定,确认这五个金属桶是侵华日军当年遗留的芥子毒气毒剂罐。

2025年9月4日,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重磅视频“追寻铭记”《让日本侵华铁证永存》发布,讲述了关东军化学部第516部队在其旧址犯下的罪行。

罪证确凿!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名簿首次公布.CCTV4.2024-08-11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公开征集侵华日军第五一六部队藏品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4

关于修建“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证陈列馆和侵华日军516化武部队遗址展示园"的建议.黑龙江民革.2025-09-04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务院.2024-08-11

日军“516”部队遗址.黑龙江新闻网.2024-08-11

留存侵华铁证 不忘血泪历史.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4

【追寻·铭记】你知道731,那516呢?以法之名唤醒这段沉默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025-09-04

不能忘却的罪恶!516,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重磅视频追寻铭记.抖音短视频.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