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向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现任州长是张文旺。
职权范围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等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社会保障、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行政工作;
(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七)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八)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
(十)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十一)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辖区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州府西昌市是著名的航天城、月亮城,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全州户籍人口552.61万人、其中彝族占55.47%,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过凉山,彝海结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实践的开篇典范。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区,1955年改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与原西昌专区合并成立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市、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金阳县、雷波县、美姑县、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冕宁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