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田鸡

姬田鸡(拉丁学名:Zapornia parva),是秧鸡科小田鸡属的小型涉禽。其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姬田鸡繁殖地区为欧洲南部和东部,往东到中亚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区西部和中国新疆西部塔里木河;越冬地区为非洲地中海沿岸、西亚和印度西北部。姬田鸡常栖于沼泽、潮湿草甸及有浮生植物的池塘中。

黄脚三趾鹑是体型小、喙短而脚长的田鸡,体长18~21厘米。上体橄榄褐色,具宽的暗色条纹和少许窄的白色条纹;颈灰色,尾下具白色横斑;虹膜红色,喙偏绿色,喙基红色,脚偏绿色。雄鸟下体灰色,秋羽颏、喉白色;雌鸟下体为皮黄色,脸、颏及喉偏白色。姬田鸡偏好藏匿,善于游泳和潜水,喜欢在晨昏单独或成群活动。其主要以昆虫、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姬田鸡在中国为夏候鸟,春季迁入,秋季离开。其繁殖期为5~7月,每窝产卵7~8枚,雌雄性共同筑巢,轮流孵卵。

姬田鸡在中国数量稀少,仅分布于新疆,属于稀有种。2016年10月1日,姬田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2021年2月1日,姬田鸡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黄脚三趾鹑是体型小、喙短而脚长的田鸡,属于小型涉禽。体长18~21cm,嘴峰有1.8~2cm,翅长9.4~10.7cm,尾长5~6cm,跗趾有3~3.1cm。姬田鸡上体橄榄褐色,具宽的暗色条纹和少许窄的白色条纹;颈灰色,尾下具白色横斑;其虹膜红色,喙偏绿色,喙基红色,脚偏绿色。

姬田鸡的雄鸟夏季羽毛头顶至后颈暗棕褐色,背和肩橄榄褐色,具宽阔的黑色条纹和一些窄的白色横斑;飞羽褐色,内侧飞羽延长,次级飞羽外踱羽缘淡赭色,翅上覆羽橄榄褐色。腰、尾暗褐色,羽缘橄榄褐色。前额、头侧和整个下体,包括颏、喉和前颈以及颈侧石板灰色,两肋具不太明显的白色横斑,或根本不具横斑。其眼周为红色。雄鸟秋羽颏、喉为白色。雌鸟上体似雄鸟,但下体为皮黄色而非灰色,尾下覆羽具褐色和白色相间横斑,脸、颏及喉偏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姬田鸡在中国分布于新疆西部及北部,常见于新疆西部塔里木盆地,为罕见繁殖鸟,在天山有迁徙记录。姬田鸡繁殖于欧洲南部和东部,往东到中亚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区西部和中国新疆西部塔里木河;越冬于非洲地中海沿岸、西亚和印度西北部。姬田鸡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参考资料:

栖息环境

姬田鸡栖于沼泽、潮湿草甸及有浮生植物的池塘中。其常在富有芦苇和水生植物的湖泊、河流、水塘、河渠和深水沼泽地带活动。尤其喜欢大面积芦苇湿地中长有香蒲和香蒲且相对较深的水域。无论是森林、平原、荒漠,还是海拔2000m的山地湖泊沼泽,都可能有姬田鸡的身影。

生活习性

姬田鸡常单独或成家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它们喜欢在晨昏活动,经常在水塘中的芦苇丛和水草丛间游泳,有时也到芦苇丛外面或距离岸边较远的水面上活动。姬田鸡活动时爱鸣叫,叫声似“ka-ka-ka-kakaka”。它们能沿芦苇秆攀爬和在芦苇上轻快行走和奔跑,其遇危险时多通过在芦苇上奔跑或快速游进芦苇丛中来逃避敌害。姬田鸡一般很少起飞,即使起飞,一般也飞不多远就又落入芦苇或水草丛中藏匿起来。

食性

姬田鸡食性较杂,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飞蛾类美国白灯蛾、昆虫、蜘蛛、蜗牛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幼芽、果实和种子。主要通过在水面游泳啄食水面和植物上的昆虫等食物,有时也潜水觅食。

迁徙

姬田鸡在中国为夏候鸟。其春季于3月末4月初开始迁来中国,秋季于10月中下旬离开中国。它们迁徙时经过新疆中部至西南部。

繁殖

姬田鸡繁殖期5~7月,配偶为一雌一雄制。它们单独成对营巢,通常营巢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边、深水苇塘、水渠及河湾处。巢穴多置于有一定水深的近岸边芦苇和水草丛中固定在水面芦苇茎上或水中小柳树上,巢底紧贴水面。巢呈碗状,主要由干的芦苇茎叶和水草构成。大小为直径10~15cm,高7~10cm,深3~7cm。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7~8枚,偶尔少至6枚和多至9枚。其卵为淡黄灰色、被有棕色或锈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8~33.5mm×19~23.6mm。当雌鸟将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20~21天。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姬田鸡在中国数量稀少,仅分布于新疆,属于稀有种。截至2016年10月1日,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姬田鸡种群数量趋势稳定,成熟个体数量大约有100,000~499,999只,种群分布区域不存在严重碎片化。

保护等级

2016年10月1日,姬田鸡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为无危(LC)。

2021年2月1日,姬田鸡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物种对比

姬田鸡的相似种为小田鸡。相较于姬田鸡,小田鸡的上体褐色较浓且多白色点斑,翅上覆羽具白色条纹,两肋多横斑,嘴基无红色,腿偏粉色。叫声为干哑的降调颤音,似青蛙雄性白眉鸭。姬田鸡幼鸟与小田鸡幼鸟的区别在于上体白色点斑为实心而非圆圈状。

相关事件

2025年9月,在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的荷花池里,姬田鸡穿行在荷叶上觅食栖息,吸引了众多新疆内外的鸟类摄影爱好者和鸟类研究者前来拍摄记录。经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确认,这是玛纳斯湿地首次记录到该物种,其为当地鸟类分布增添了新成员。

物种详细信息.物种2000.2025-09-19

姬田鸡 Porzana parva.中国生物志库.2025-09-19

姬田鸡 Zapornia parva.中国生物志库.2025-09-19

Little Crake Zapornia parva.The IUCN Red List.2025-09-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9-2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9-25

姬田鸡.中国生物志库.2025-09-19

新疆玛纳斯湿地:首次发现珍稀鸟类姬田鸡.百家号.2025-09-19

新疆玛纳斯首次发现珍稀鸟类姬田鸡.新华网.2025-09-19

多样新疆 第74期 | 国家重点新疆野生动物科普 | 姬田鸡.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9

【关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姬田鸡.微信公众号.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