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清

史朝清,别名史朝英,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幼子,后燕政权太子。

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称帝,史朝清被立为太子。李亨上元二年(761),哥哥史朝义弑杀父亲称帝后,史朝清被一并杀害。

人物生平

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称帝,自立为大圣周王,建元应天。四月,定国号为大燕,改元顺天,定都涿州市,改称燕京。同时,史朝清被立为太子。上元二年(761年),史朝清的哥哥史朝义发动政变,史朝清在范阳被诛杀。

人物关系

史籍记载

人物评价

史朝清,是辛皇后的长子,很得史思明的宠爱,他喜爱饮酒、贪恋女色、凶狠顽劣、暴戾成性。(《安史之乱;第二次宦官时代 柏杨逝世六周年纪念版》评)

史思明下诏立幼子史朝清为太子。这一弃长立幼的做法,为后来史思明被杀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北京市方志馆评)

人物事件

暴戾成性

史朝清每次跟手下的一帮人饮酒欢宴,酒酣耳热之际,常用火烧他们的胡须或头发,有时则用弹弓铜丸,直射他们的前额或面颊,霎时间鲜血流到地面,如果没有痛苦的表情,立刻赏赐美酒一杯;稍稍皱一下眉,立刻鞭打他的小腿,从膝盖打到足踝,再从足踝打到膝盖,甚至打到数千鞭,把人打得昏倒在地,才暂时住手;等对方伤势稍微痊愈,继续再打,有人被打六七千鞭而仍然不死。史朝清的小老婆群,全是其父亲史思明掳掠来的良家子女,只要有一点不让史朝清满意,立刻就被诛杀。

中计被杀

七六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派出的使节抵达范阳,报告前线大捷消息说:唐军洛阳市北部大败,被杀一万余人。传达史思明训令,命皇宫所有后妃,以及太子史朝清,安排车马,准备前往洛阳。燕政府大小官员,大肆庆贺,蹦跳号叫,声震天地,这样狂欢十余日。洛阳派来的两名宦官,随后抵达,传达史思明训令,说:已集结陕州区[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州[河南省灵宝市]军队,命史朝清当周京[洛阳]留守长官,应迅速乘驿车南下,辛皇后以下也应接着动身;史朝清大喜。事实上,两位宦官是史朝义所派,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史朝义已诛杀史思明,登基继位,密令监督院最高顾问官[左散骑常侍]张通儒、国务院财政部长[户部尚书]康孝忠,结合史朝清的亲兵将领高鞫仁、高如震等,密谋诛杀史朝清。那一天,史朝清传唤工匠给他的娘亲辛皇后,以及正妻太子妃,加紧赶制镶有珠宝的马策和缰绳,一面搜索库房,整修交通工具;并下令左右侍从分别回家准备行李,而只留下数十人警卫。史思明在范阳时,曾在御马厩中保留骏马一百余匹,史朝清出入奔驰,每天都牵到桑干河饮水。张通儒暗中派康孝忠率数十人,手拿武器,在饮水的地方埋伏,把骏马全部带走,并关闭在范阳城南毗沙门神院。张通儒遂跟高鞫仁率步兵十余人,进入皇城日华门。皇城留守长官刘象昌正巧遇上,吃惊地问他怎么回事,张通儒回头向左右侍从示意,遂斩刘象昌。史朝清得知后惶恐不已,但仍穿上锁甲,拿起武器,率领亲信二三十人出来拒抗,他奔向马取马,马已全部失踪,只有一匹病马在那里,史朝清骑上去,病马不能行走,只好下马步战。张通儒竖起白旗号召史朝清的党羽,声称:“投降的免罪,恢复官爵!”,最后史朝清终于寡不敌众,躲到城上逍遥楼,忽然失去行踪。张通儒军进入寝殿,大肆抢掠金银绸缎,辛皇后和太子妃的衣服都被剥光。午夜,少数民族将领曹闵之在楼上把史朝清搜出来。史朝清说:“我兄弟六七个,杀了我一个,有什么用?”高如震回答说:“只为了殿下残酷没有人性,将领人人愤怨。”史朝清说:“求你饶我这一次,下次再也不敢。”连捆绑他的人都忍不住失笑。史朝清又对曹闵之说:“我这腰带是用三十两黄金新打造的,送给将军。”曹闵之说:“殿下死了之后,我自己会拿。”左右将士越发忍不住失笑。于是,用弓弦把史朝清绞死,砍下人头,装到木匣里,送到洛阳市

后续影响

史朝义杀死史朝清以及父亲史思明后,范阳城内发生大规模混战,史氏亲信部队与史朝义部众展开巷战,造成“城中死伤数千人”。河北省地区多个州县因继承权争议倒向唐朝。史朝义虽夺取政权,但未能有效整合各方势力,加速了安史叛军的最终覆灭。

北京老城故事丨史思明建“都”范阳城.北京市方志馆.2025-10-17

..2024-03-27

唐书卷第二百五十六上.识典古籍.2025-10-17

唐肃宗的抉择:安史之乱的平叛与隐患.今日头条.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