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号驱逐舰(舷号:175,简称:银川舰),是继昆明号护卫舰、长沙舰以及合肥号驱逐舰之后中国第四艘新一代导弹驱逐舰。
银川号驱逐舰属于中国最新型052D级导弹驱逐舰中的一员,舰长150多米、舰宽20余米,满载排水量近7000吨。装备了多型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隐身性能好,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它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防空、反潜和对海作战能力。
银川号驱逐舰是中国海军以“银川”命名的第二艘驱逐舰,此前的银川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107导弹驱逐舰,于2012年10月18日正式退出现役。2016年7月12日,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市某军港码头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21世纪初期,江南造船建成两艘052C型驱逐舰,这是中国第一种配备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现代化防空驱逐舰。2006年后,搬迁到长兴岛的新江南厂区开始建造后续的052C,并于2010年下旬开始陆续下水。第二批052C建造了四艘,随后长兴厂区继续建造的就是052C的改进型号,称为052D,而首艘昆明号驱逐舰于2012年8月28日下水。
“银川舰”这个名字已两次用于中国海军战舰。而此前的银川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的051型驱逐舰107号舰,1972年6月下水,1976年7月正式列编服役,1986年8月1日被海军命名,先后完成多次重大战备演习任务和接待任务。2012年夏,该战舰圆满完成历史使命,退出现役,移交银川市政府,作为国防科普教育基地向市民开放。
正式服役
2016年7月12日,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市某军港码头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基本设计
船体设计
银川号驱逐舰属于中国最新型052D级导弹驱逐舰中的一员,舰长150多米、舰宽20余米,满载排水量近7000吨。银川号所属的052D型号,采用了隐身设计,上层建筑采用了倾斜面设计且使用了雷达吸波涂料,各面转角处采用了圆弧过渡;舰首的防浪板和上层建筑中部设置的隐身挡板遮蔽了位于前甲板和上层建筑上的外露设备;船楼两侧向内收缩的倾斜角度更大,使舰桥正面变窄,有利于增强舰船的隐身性能;在红外隐身和声隐身上,采用了一系列降低红外特征和辐射噪声的措施。
船电系统
052D装备了一套4阵面改进型相控阵雷达。在装备的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舍弃了052C上346型雷达的风冷系统的弧形雷达外罩,采用了纯液冷系统的平板外壳,因而天线阵面尺寸更大,输出功率和持续运行能力更强,各项性能诸元更优。这种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拥有较强的对大气层内各种飞行器的探测能力,还具有对大气层外弹道导弹等目标的探测能力。它能同时探测、识别、追踪上百个空中和水面目标。此外,这种雷达还能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正常工作,不需要特殊保护措施。
服役动态
银川舰自2016年7月入列以来,先后执行了远海训练、战备巡逻等重大演训任务十余项,多次成功完成导弹实射任务。
2017年6月25日,由辽宁号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和济南号驱逐舰、烟台号护卫舰组成的航母编队连续昼夜航行转移多个海区,组织多种条件下的舰载机舰基课目训练。
2019年12月23日,银川舰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34批护航任务,是该舰首次执行护航任务。
2020年1月,银川舰参加海洋卫士-2020。
2022年8月,银川舰与昆明号护卫舰、衡水舰等在南海某海域开展全训考核。
2025年4月,银川舰在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中心的组织下,与咸阳舰、延安舰等多艘舰艇赴南海某海域,进行防空反导、联合反潜等科目实战化全训考核,旨在检验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
总体评价
银川舰是052D型导弹驱逐舰,入列以来,先后完成联演联训、战备巡逻等多项重大任务。在任务中成长的银川舰时刻保持“出航即出征”的战斗姿态,紧盯核心能力生成,潜心研战谋战,始终把练兵备战放在首位。(新华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