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永庆寺,是海南省的佛教寺院,为古代“澄迈县八景”之一,位于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盈滨半岛。
海南永庆寺的建造史,有多种说法,一说始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宋熙宁中期(约1068-1077)。永庆寺在古代曾两度受毁而重建。一次在明洪武期间,由知县汪贵修建;一次在明成化期间,由县丞陆佑重修。在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8),知县秦志道曾将寺院改设书院。永庆寺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毁于“文革”。2001年开始,澄迈县决定重修永庆寺,选址在盈滨半岛西侧。2009年4月22日,永庆寺重建落成。2014年1月31日至2月6日,海南永庆寺举行“欢乐海南、吉祥永庆”新春庙会。2016年11月,海南永庆寺启动观音阁复建工程,由鲁能集团投资3亿元,按宋代风格设计建造,主体高53米,建成后成为琼北佛教文化标志性建筑。
海南永庆寺占地80亩,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按照宋代的形制布局,主体建筑群是五进式院落格局。寺内主要建有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四周建有歇山式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藏经阁、方丈室、禅堂,各殿主尊佛像重约17至19吨。历史上曾有李纲、李光、胡铨及北宋文豪苏轼等众多历史名人贤士慕名游历该寺。公元1100年6月,苏东坡北归离开海南省,再次来到心心念念的永庆寺,又咏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古佳句。清代《澄迈县志》记载:“永庆寺在老城以东二里。”海南永庆寺获得了“供奉缅甸白玉佛像最多的寺院”“2010年第十二届大世界基尼斯最佳项目奖”“供奉缅甸白玉佛像最多的大雄宝殿”“最高的缅甸白玉海岛观音”等十三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荣誉。2013年,海南永庆寺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海南永庆寺的建造史,有多种说法,一说始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宋熙宁中期(约1068-1077),这在明正德《琼台志》、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澄迈县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澄迈县志》中均有记载。永庆寺在古代曾两度受毁而重建。一次在明洪武期间,由知县汪贵修建;一次在明成化期间,由县丞陆佑重修。在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8),知县秦志道曾将寺院改设书院。但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地震、瘟疫加上经年的海寇犯侵,澄迈县府搬迁,百姓逃离,昔日“习仪之所”成了兵匪营盘,“正法道场”成了海寇窝所。永庆寺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毁于“文革”。
2001年开始,澄迈县决定重修永庆寺,并得到海南省及国家宗教局的重视,先后作出批示,同意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重修永庆寺,选址在盈滨半岛西侧。2009年4月22日,永庆寺重建落成。
2014年1月31日至2月6日,海南永庆寺举行“欢乐海南、吉祥永庆”新春庙会。2016年11月,海南永庆寺启动观音阁复建工程,由鲁能集团投资3亿元,按宋代风格设计建造,主体高53米,建成后成为琼北佛教文化标志性建筑。
地理环境
海南永庆寺位于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盈滨半岛西侧,三面环海。海南永庆寺内种植有菩提树、高山榕、槟榔、椰子、荷花、文殊菩萨花、鸡蛋花属等植物。
景区布局
海南永庆寺占地80亩,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按照宋代的形制布局,主体建筑群是五进式院落格局。大门一侧立着醒目的铭碑,标记着寺内供奉的佛像,数量、重量、质量等创1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寺内主要建有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四周建有歇山式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藏经阁、方丈室、禅堂,各殿主尊佛像重约17至19吨。全堂42尊玉佛均采用整块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
重要景点
海南永庆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方丈室、禅堂等。
观音阁
观音阁总建筑面积903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3.6亩,按照宋代建筑风格特点设计,阁高53米,共6层;地下20米,高3层。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殿内安坐横三世佛、海岛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二十余尊,其中三尊大佛每尊重达30余吨。大雄宝殿四周所建,各殿主尊佛像重约17~19吨。全部四十二尊玉佛均采用整块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
“我是谁”石碑
“我是谁”石碑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灵魂拷问,直击游人的胸臆,与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倒也十分吻合。与这块碑相对的是一块易拉宝,上写“年少不读苏轼,读懂已是境中人”。
钟楼
钟楼是四面开放的亭廊式建筑,青色琉璃瓦、四角斜屋顶的丛林造型。亭中悬吊的大钟为南铜所铸,钟身以响铜整体铸造成形,每当钟声起,总能声扬内外,通彻远近。
鼓楼
鼓楼的造型与钟楼基本一致。鼓楼中的大鼓鼓面以鲜明彩绘严饰法轮莲花的图样,深沉的鼓音,声震梵宇,上供十方诸佛,下化一切众生,庄严丛林道场。
天王殿
天王殿坐北朝南,为山门内的首进殿堂,其结构挑高,气势恢宏,殿内正中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坐像,袒胸露腹,笑容可掬,在弥勒佛的背后是韦驮像,手持金刚杵,威武勇猛,守护寺院。四大天王供奉于天王殿两侧。
文殊殿
文殊殿位于观音殿北侧,整个殿堂呈现出圆满清净、无染无杂之态。殿内供奉的文殊菩萨坐乘宝狮,以无畏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助佛弘化;脚踏莲花台,表清净;文殊菩萨表智慧,手持如意,寓意唯有智慧才能事事如意。
藏经阁
藏经阁位于大雄宝殿之后,为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楼正中央供奉一尊卧佛。玉佛精美华贵,庄严殊胜,玉清底白,富有灵气。卧佛殿向外即可远眺海景。二楼藏经阁又称法堂,是寺院讲经说法和保存经书的场所。
普贤殿
普贤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右后侧,殿内供奉的大行普贤菩萨像,菩萨面如满月,头戴宝冠,坐乘六牙白象。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慎静重莫若象,所以菩萨喜欢象。同时象也表征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象力大而稳重,象征菩萨修行勇猛而稳健,不急不躁;象是白色,表心地清净,表菩萨以六度摄万行,牙尖破障,不畏一切障。
地藏殿
地藏殿位于大雄宝殿之右侧,殿内供奉的地藏菩萨像左手持明珠,右手执锡杖,莲台下方的金刚座刻有六道图相,意喻其恒以“金锡振开地狱门,明珠照彻天堂路”的大愿力,往返六道之中,救拔一切有情脱离苦海。地藏王菩萨,“地”表大地安忍不动意,“藏”表深静密虑之意,“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其名号正显发菩萨心地之果证。
伽蓝殿
伽蓝殿位于大雄宝殿右前侧,殿内供奉的伽蓝菩萨手拈胡须,身穿文袍,显露于文袍外的右足则以武袍方式雕琢,显示外着文袍内藏武袍,以衣着来象征菩萨文韬武略,智勇双全。
所获荣誉
相关文化
苏轼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被贬海南省时浏览永庆寺时,被寺院美景所打动,作“幽怀忽破散,咏啸来天风”的诗句。
历史上曾有李纲、李光、胡铨及北宋文豪苏东坡等众多历史名人贤士慕名游历该寺;明朝名贤曾沂曾以《永庆丛林》为题赋诗“梵宫森植有丛林,苑翳虬盘院宇深,四际不闻钟鼓响,在中只见是阴影”。公元1100年6月,苏东坡北归离开海南,再次来到心心念念的永庆寺重游,又咏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古佳句。
相关事件
2025年11月9日,“千年东坡绘澄迈县”2025第三届中国(海南省)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暨澄迈东坡文化城市推介会在海南澄迈举行。来自全国文旅界、学术界、媒体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实践。澄迈将通过对通潮阁、里桥、永庆寺等东坡行迹的考古重塑与“在地化”诠释,推动空间形态、多元业态、文化文态、城市生态深度融合。还将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澄迈样板,让东坡文化的多元价值在此集成展现。
永庆寺.澄迈县人民政府.2025-11-13
澄迈老城: 苏东坡登临海南的第一站.海南省人民政府.2025-11-13
古代“澄迈八景”之一:梵音绵绵永庆寺.海口网.2025-11-13
通知 | 海南永庆寺于10月6日起恢复对外开放(免费开放,无需预约).微信公众号.2025-11-13
晚潮|天容海色本澄清.百家号.2025-11-13
澄迈这座寺庙,连苏东坡也念念不忘…….椰网.2025-11-13
海南永庆寺复建北宋海上观音阁.中国新闻网.2025-11-13
千年永庆.微信公众号.2025-11-13
第三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暨澄迈东坡文化城市推介会举办.央广网.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