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背天蛾(学名:Meganoton analis)是鳞翅目天蛾科的一种,翅长90毫米左右,头部灰褐色,胸部发达,腹面为白色。以梣属为宿主,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和印度等地。大背天蛾的生活史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在中国,大背天蛾的分布范围包括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
形态特征
大背天蛾的头部为灰褐色,胸部发达,肩板外缘有较粗的黑色纵线,后缘有黑色斑一对。腹部背线褐色,两侧有较宽的赭褐色纵带及断续的白色带。前翅赭褐色,密布灰白色点,内线不明显,中线赭黑较明显,外线不连续,外缘白色间断。后翅赭黄色,近后角有分开的赭黑色斑,并有不甚明显的横带达后翅中央。
分布范围
大背天蛾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包括浙江(浙江天目山)、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等地。此外,大背天蛾也分布于印度。
生长繁殖
大背天蛾的生活史经历卵、美国白灯蛾、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成虫有二对大而且布满鳞片的翅膀,具有可以收卷的虹吸式口器,触角稍粗,末端渐细。身体呈流线的纺锤状,后上翅狭长,向身后伸展,停栖时呈三角形。成虫复眼发达,飞行能力强。幼虫尾端背侧长有一长短不一的尾突。
保护现状
大背天蛾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如四面山、永川区、万州王二包、丰都世坪等地,都有自然野生的种群。
亚种
大背天蛾指名亚种 Meganoton analis subsp. analis
Meganoton analis subsp. gressitti Clark, 1937
Meganoton analis subsp. subalba Clark, 1923
Meganoton analis subsp. sugii Cadiou & Holloway, 1989
大背天蛾苏门答腊岛亚种 Meganoton analis subsp. sumatranus Clark,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