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火星

曹火星(1924年10月18日—1999年4月16日),原名曹峙,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人,中国作曲家,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会国音协常务理事、天津音协副主席、天津歌舞剧院院长。曹火星一生创作了千余首歌曲,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曹火星13岁时参加了抗日群众组织;1938年,他参加了铁血剧社,并改名“火星”。1940年,曹火星创作了第一首曲子《上战场》;1940年至1943年期间,他创作了《选村长》《春天里喜洋洋》《春耕忙》等一系列歌曲。1943年春天,曹火星宣誓入党;同年8月,他创作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经毛主席纠正,歌名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传唱至今。1952年到1966年,曹火星先后创作了《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太行红旗》等作品。“文革”期间,曹火星受到迫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平反,先后担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创作了《我爱祖国》《生活赞歌》等几十首歌曲。在1994年离休后,曹火星抱病创作了《水之歌》《江南柳》等百余首作品。1999年4月16日,曹火星病故,终年75岁。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九十年》,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名列第一集第一首;2015年8月,这首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年6月,这首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4年10月18日,曹火星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取名为曹峙。他6岁进小学,11岁考上了平山县第三高小,他在音乐课上学会了识简谱。13岁时,曹峙从保定中学辍学回乡参加了抗日群众组织,起初担任本村的青年救国会主任。1938年春节过后,曹峙到平山县农会工作,后被调到平山县青年救国会的宣传队——铁血剧社。

平山团的组建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文艺宣传的作用。曹峙改名“火星”,暗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曹火星为了演出,留起了长发。一时间,老百姓被剧社的新编戏和“女主演”吸引,起到了宣传效果,曹火星也一唱成名。

铁血剧社成立之初,曹火星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大家识谱,演唱抗日歌曲。后来,他将旧曲填新词,把民歌小调改为抗日歌曲。随着演出的增多,这种方法已不够用,曹火星希望自己能创作歌曲。1939年,曹火星在旧书摊买到一本《和声学》,他开始自学,由此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

创作生涯

1940年初,平山县派铁血剧社全体成员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曹火星选择了作曲专业。他抄教材,抄音乐杂志;学理论,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创作了《上战场》的曲子。八个月后,曹火星从华北联合大学结业,继续投入抗战宣传。1940年至1943年期间,曹火星创作了《选村长》《春天里喜洋洋》《春耕忙》《万年穷翻身》等一系列为群众喜爱的歌曲。

1943年春天,曹火星宣誓入党。同年秋天,他被派到房山区堂上村参加村里的减租减息运动。他和两名同志教当地群众唱歌、打霸王鞭,发动群众。曹火星他们用民间小调填词作曲,为适合打霸王鞭创作了一组歌曲,宣传党的抗日和减租减息政策。但是总觉得歌的力度不够。曹火星决定再写一首能凸显主题的歌。同年8月,《解放日报》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曹火星端灵感突至,创作出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接着,村里儿童团团员学唱了这首歌,之后逐渐在各个剧团传唱。两年后,《晋察冀日报》发表了这首歌,从此,它在各个边区传唱开来。这首歌最初的版本和后来广为传唱的版本差一个“新”字。根据党史专家记述,一天毛主席听见女儿李讷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后来,这首歌便改了过来,并传唱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曹火星投身艺术团体的创建工作。从1952年到1966年,他先后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天津人民歌舞剧院副院长、院长,创作了《勘探工人之歌》《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迎接祖国的召唤》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歌曲和《石义砍柴》《太行红旗》《西班牙女儿》等许多在文艺界产生影响的歌舞剧,成为天津舞蹈事业的奠基人。

“文革”期间,曹火星受到迫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获得平反,先后担任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局长,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并出任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了《我爱祖国》《生活赞歌》等几十首歌曲。

晚年生活

在1994年离休后,患上糖尿病和眼疾的曹火星抱病创作了《水之歌》《江南柳》等百余首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住院治疗期间,他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归祖国谱写歌曲。1999年4月16日,为人民创作了1600多首歌曲的曹火星病故,终年75岁,病床前,还放着他为澳门回归创作的没有谱完的曲子《啊 我是中国》。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曹火星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曹清廉经营着一个大家庭。

感情生活

曹火星夫妇两人都是十几岁参加革命,他们同在群众剧社,朝夕相处,一起跳舞、唱歌、演戏、搞宣传,志同道合,台上的假夫妻后来成了真正的革命伴侣。

子女情况

曹火星的子女情况:长女曹红雯、次女曹红怡、次子曹小星。

家庭成员

人物作品

歌曲

曹火星的歌曲作品有《上战场》《选村长》《万年穷翻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勘探工人之歌》《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人民总理人民爱》《拥护共产党》《迎接祖国的召唤》《我愿》《我爱祖国》《生活赞歌》《水之歌》《江南柳》等。

歌舞剧

曹火星的歌舞剧作品有《石义砍柴》《太行红旗》《西班牙女儿》等。

荣誉奖项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九十年》,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名列第一集第一首;2015年8月,这首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年6月,这首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人物评价

曹火星用音乐鼓舞人民前进,人民喜爱他的歌曲。(音乐家周巍峙 评)

曹火星同志是闪耀在中华音乐史上的人民之星。(诗人贺敬之 评)

曹火星将自己的生命凝结成一千六百多首歌曲和多部歌舞剧,默默地把这笔财富放进中国音乐宝库中,然后悄然离开。曲由心生,心声化曲,就已经足够。(共产党员网 评)

后世纪念

曹火星纪念园

曹火星纪念园建于2005年,位于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距石家庄市区50公里,距西柏坡镇25公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布展面积390平方米。曹火星纪念园有词曲碑、纪念亭、曹火星雕像、曹火星生平简介、建园碑记等。

2007年,曹火星纪念馆开始建设;2008年6月27日,在庆祝建党87周年之际开馆。 曹火星纪念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距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25公里,纪念馆通过历史照片、革命文物,配以模拟场景和声光电手段,回顾了人民音乐家曹火星的成长和创作历程,重点介绍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的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历史地位、影响,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009年3月,曹火星纪念园被命名为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活动

2024年10月17日,石家庄市文联在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曹火星纪念馆举办活动,纪念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同志诞辰100周年。

曹火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5-09-03

家乡的骄傲——记抗日烽火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2025-09-03

霞云岭上,他写就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员网.2025-09-0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记.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2025-09-03

曹火星——一生创作为中国.文汇网.2025-09-03

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 纪念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活动在我县举行.平山县人民政府.2025-09-03

诞生在山沟里的“颂党第一歌”.广西政协报.2025-09-0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京工网.2025-09-03

平山人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如旗帜激励几代人.平山发布.2025-09-03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展】第四期:谱就新曲薪火传 主席添字铸经典.平山发布.2025-09-03

参观曹火星纪念馆.中国文明网.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