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是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楚雄州西部,东接牟定县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与姚安县县,占地面积2343平方公里。南华县下辖6镇4乡,县政府位于南华县龙川镇华强路,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常住人口19.61万人。
南华县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略呈“厂”形,境内气候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温差小,干、雨季分明。南华汉时属益州郡。唐南诏设置石鼓县,后置俗富郡。明、清仍为镇南州,属楚雄府。1954年10月改称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1961年3月恢复南华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
南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南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南华县主导产业为食用菌、高原绿色食品等。2024年,南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473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42.6%和121.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0:30.5:47.5。
南华县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是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也是通往滇西、缅甸的必经之路,县内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达20多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白族火把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雨露白族正月灯会”“沙桥天申堂萝卜节”“阳芋节”等。南华县主要景点有咪依噜风情谷、沙桥凤山湖景区、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南华县曾先后被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
名称由来
元十二年(1275年)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始有镇南之名,意取“南中之一重镇也”。1954年10月,改称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
历史沿革
南华汉时属益州郡,三国时属建宁郡,晋时属爨部,唐初设邱州,唐南诏设置石鼓县,后置俗富郡。孛儿只斤·蒙哥七年(1257年)设欠舍千户所,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始有镇南之名,意取“南中之一重镇也”,辖石鼓、定边县二县,后革二县为乡,属威楚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治今沙桥镇,属威楚路。明、清仍为镇南州,属楚雄府。1913年改为镇南县。1914年,滇西道改称腾越道,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区隶属腾越道。1929年废道,直属省。1947年,南华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50年,南华县属楚雄专区。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0月改称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属楚雄专区。1958年10月并入楚雄县,1961年3月恢复南华县,属楚雄彝族自治州。
地理特征
位置境域
南华县位于中国云南省楚雄州西部,地跨东经100º44′~101°22′,北纬24°44′~25°21′,东接牟定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与姚安县,县域东西最大横距64.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1.7千米,占地面积2343平方公里。县城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距省会昆明市192公里,距大理白族自治州市175公里。
气候
南华县气候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干、雨季分明,雨热同季,夏秋季雨量充沛,以7、8两月为甚,降雨量占全年的43%,而冬春季则降雨稀少,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地面温度17.4℃,年均降雨量822.6毫米,年均日照2410.9小时,年均霜日77天,平均霜期138天、无霜期227天,年均相对湿度73%。
地形地貌
南华县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略呈“厂”形。境内多山,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间有少量的平坝和峡谷,最高海拔(烧香寺梁子)2861米,最低海拔(倒座窑礼舍江边)963米。有龙川、徐营、沙桥、雨露等坝子。主要山脉有大中山、龙潭山、脑头山、马鞍山市。
水文水利
水文
南华县地跨长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两大流域,跨金沙江、元江、红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龙川江、渔泡江、礼社江、马龙河、兔街河(湾河)。龙川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南华县境内河长58.7公里,流域面积682.1平方公里。渔泡江又名泡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为金沙江右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沙桥镇,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界河;南华县境内河长9.02公里,流域面积135.9平方公里。礼社江属红河县流域元江水系,是国际过境河流,蜿流于五顶山乡、红土坡镇、马街镇三个乡镇边界山谷;南华县境内河长49.41公里,流域面积860.24平方公里。马龙河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域元江,是礼社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雨露白族乡;南华县境内河长67.89公里,流域面积399.3平方公里。兔街河属红河流域红河水系,是李仙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又名湾河,流经兔街镇,南华县境内河长25.9公里,流域面积170.3平方公里。
水利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有中小型水库78座,总库容7236.6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28.3万立方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67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8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实有耕地面积49.04万亩(国土三调耕地面积数据),耕地面积21.44万亩(第二轮承包土地面积数据)。
矿产资源
南华县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2025年6月,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为:煤1.5亿吨,石膏1.2亿吨、锌1.3万吨、铜605.09吨、黄金20吨、砷6.9万吨。砷、铊、石膏3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州县首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居第四位。
森林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南华县境内森林面积14.2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76.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85%。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25年6月,南华县有篦齿苏铁、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水青树、香果树、红椿木、云南拟单性木兰等27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境内记录到的哺乳动物有121种,鸟类有475种,两栖爬行动物有114种。哀牢山南华片区、三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原始森林外貌壮观,珍稀生物资源众多,有国家重点保护一级动物黑长臂猿、鲮鲤、豺、林麝、大灵猫、小灵猫、黑颈长尾雉、黄胸鹀8种,国家重点保护二级动物94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4月,南华县下辖6镇4乡,县政府位于南华县龙川镇华强路。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常住人口19.61万人,出生率6.61‰,死亡率7.62‰,人口自然增长率-1.01‰。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4年末全县总人口239088人,比上年末减少594人。其中:乡村人口139617人,城镇人口99471人。在总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8096人,占总人口的54.79%,其中:彝族94981人,占总人口的39.72%;白族9620人,占总人口的4.02%。全年出生人口1669人,死亡人口1788人。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2:100(以女性为100计算)。
民族
南华县主要民族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等。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总人口239088人,少数民族人口108103人,占总人口的45.21%,其中:彝族94984人,占总人口的39.73%;白族9619人,占总人口的4.02%;回族2081人,占总人口的0.87%。
经济
综述
南华县主导产业为食用菌、高原绿色食品等。2024年,南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647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815万元,增长2.6%,拉动经济增长0.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6128万元,下降3.7%,拉动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96788万元,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3.2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42.6%和121.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0:30.5:47.5,分别比上年下降0.9、下降0.8和上升1.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74446元,比上年增长3.7%。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61187元(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折合8512美元),比上年增长3.0%。民营经济增加值809166万元,比上年增长3.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2%,与上年持平。
2024年,南华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1%。在八大类居民消费品价格变化中,食品烟酒下降0.2%(粮食价格上涨1.1%),衣着上涨0.1%,居住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下降3.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与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6%。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382万元,比上年增收1588万元,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33402万元,减收673万元,减少2.0%;非税收入17980万元,增收2261万元,增长14.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091万元,比上年增支4421万元,增长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41948万元,同比增长4.9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88415万元,同比增长12.9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30048万元,同比增长9.17%。
第一产业
2024年,南华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5304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261723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78472万元,增长8.1%;畜牧业产值187275万元,下降4.0%;渔业产值4435万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135万元,增长4.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12523亩,比上年增加13905亩,增长2.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7835亩,增加511亩,增长0.1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64688亩,增加13394亩,增长5.3%,其中:烤烟种植面积82500亩,增加7498亩,增长10.0%,油料种植面积43834亩,增加4664亩,增长11.9%,蔬菜种植面积88680亩,增加3236亩,增长3.8%。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56.8:43.2,经济作物种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24年,南华县粮食总产量119417吨,比上年增加1304吨,增长1.1%,其中:夏粮26743吨,增长0.9%;秋粮92674吨,增长1.2%。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8558吨,比上年减少5.2%,其中猪牛羊肉23466吨,减少6.5%。年末大牲畜存栏65009头,减少9.4%,其中:牛存栏61168头,减少10.2%;马存栏17匹,增长88.9%;骡存栏2562匹,增长10.0%;驴存栏1262头,增长1.3%。水产品产量1663吨,比上年减少292吨,减少14.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40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994千公顷,水利化程度达79.78%。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757吨,比上年减少365.5吨,减少2.3%;农药施用量277.79吨,比上年减少7.51吨,减少2.6%。
第二产业
2024年,南华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40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比上年下降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0.8%,其中:采矿业增长27.3%,制造业下降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3%。全县资质建筑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9%。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30项,续建项目119项,实际建成投产210项。
第三产业
2024年,南华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4.5%,其中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下降40.6%。按投资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下降3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4.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64.8%;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9%,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5.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3.6%。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面积129479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2%。
2024年,南华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220.1万元,比上年下降4.0%。按城乡市场分:城镇零售194781.4万元,增长0.2%;乡村零售413438.7万元,下降5.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零售108717.6万元,增长2.6%;商品零售499502.5万元,下降5.3%。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946万元,同比增长61.4%;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全年引进州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7.40亿元,其中,引进省外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6.5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有高中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48所,幼儿园63所(民办17所)。有教职工2748人,其中专任教师2082人。在校学生28141人,当年招生7003人,当年毕业生7769人。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03.16%,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1.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4.76%。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县级医疗机构4家、民营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12家、村卫生室128家、个体诊所22家。卫生机构床位1615张,其中:医院床位1146张,卫生院床位469张。全县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98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688人。传染病发病率264.79/10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非遗中心1个,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7.19万余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城乡文化站10个。村组文化活动场所482个。业余文艺队138支,队员4813人。
体育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共争取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7.19万元,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2024年,南华籍运动员在代表国家、省州比赛中获金牌15枚、银牌22枚、铜牌28枚。
科技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全年获得专利授权79件,其中:实用新型76件,外观设计3件;获得注册商标93件,7家企业获得“楚雄双色薄瓤牛肝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许可。全县完成R&D经费支出5586.1万元,同比增长46.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43%。
媒体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共有通信企业5户,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639.9万元,同比增长12.0%。新建5G基站186座,铺设光缆548公里,实施电信服务行政村项目建设4G基站649座。全县实现县城区和1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5G网络全覆盖。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数315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4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9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6%。全年共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61万人。全年共有16932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679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2530人。参加失业保险0.9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12万人。全年共有22165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312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8343人。年末共有城乡敬老院6所,床位207张,在院收养老人98人。全年救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259户、502人,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57.87万元;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3851户(特困户636户)、8887人,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796.5万元。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80万张,销售社会福利彩票金总额3722.77万元。
交通
南华县是川、滇、黔通往滇西和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滇中迤西开放节点城,古有“九府通衢”之称,今有“滇中西大门”美誉。
截至2024年年末,南华县公路通车里程4068.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公里,国道61公里,省道20公里,农村公路3942.45公里。年末全县有货物运输经营户867户,货运车辆1792辆,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户,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04辆。有班线客运企业1户,客运班线15条,营运客车33辆;有公交客运企业1户,公交营运线路12条,营运公交车71辆(其中大型新能源电动公交车36辆,小型柴油公交车35辆);有出租车企业2户,有新能源出租车92辆;有网约车企业1户。有机动车驾驶培训企业4户,共有教练车154辆,教练员182人,全年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6224人次(其中摩托车培训1853人次),申领普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92人次。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570.96万元,同比增长20.3%。城乡投递杂志和报刊207.8万份,包裹收寄13.23万件。快递出口(寄递)业务量345.11万件,快递进口业务量721.35万件。快递业务总量2180.62万元,同比增长2.0%。
人文
传统节日
南华县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县内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达20多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白族火把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雨露白族“正月灯会”、沙桥天申堂“萝卜节”“洋芋节”等。
沙桥“火教会”
“火教会”又称“朝凤会”,是南华县沙桥地区特有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属一种祭祀活动。沙桥集镇驻地名为凤山,民国年间称为凤山镇,有“飞凤饮泉呈嘉瑞”之美誉。民间一直流传凤凰救民的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沙桥镇周边群众不管是汉族、还是彝族群众均结伴相约汇集到沙桥集镇区庆祝一个特殊的节日——火教会。大家一起赶集、跳左脚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促进沙桥民族文化交融、助力消费经济发展的一项传统民间活动。
雨露白族灯会
雨露乡正月初八的灯会,是当地白族同胞为奉拜自己的本主(土主)而兴起。有考证认为,雨露村土主诞生于元朝初年,即公元1271年,土主百年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土主庙,因为土主爱看花灯表演,就在正月初八这一天举行灯会。所以,雨露传统的正月初八灯会又叫“土主诞辰庆典传统灯会”。举行灯会的雨露土主大庙是一座具有白族风格的小建筑群,规模较大,有正殿、中殿、前殿、厢房,还建有戏台,并塑有大量的泥人、泥马,画有各种彩像。正殿土主像前,还设有签筒,庙内藏有签书,供求签者卜问吉凶祸福。凡家中有灾难或外出远走,就要到庙里杀鸡、宰羊供奉,摇签求问是否有解、是否顺利平安。每年正月初八这天,人们穿着节日服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雨露土主庙里,观赏当地白族人民演唱的传统古装灯戏,赶会者多达万人,整个庙院被围得水泄不通,年年如此。
五街镇元宵彝族歌会
活动当天,来自南华县五街镇各个村落的彝族同胞们身着盛装,早早地来到现场。歌会在彝族舞蹈中拉开帷幕,随后,彝族传统歌曲联唱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这些歌曲不仅是音符的跳跃,更是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歌词中蕴含着彝族人民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民族婚俗
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婚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的属相选定,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以后到次年二月这段秋收后的黄金季节举行,最佳日子是在有六颗星与月亮成一平行线的时候,彝族称为“他波”。最佳婚龄是17、19岁。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
民族服饰
南华县民族服装服饰以黑色和蓝色为主,在领口、袖口等处绣着红白相间的彩色纹样,描绘着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精美图案。
彝族服饰
彝族尚黑,服饰一般以黑色或青色为基调,衬以红、黄等色,分别象征刚强尊贵、热烈和善良。在云南,彝族主要分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昆明市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等地。彝族妇女能纺善织,她们能靠简单的纺车,织出各种提花、暗花和几何图案的不同布匹,供自己缝制衣服、被、褥,也做背包,花纹图案复杂美观,而且缜密厚实,结实耐用。挑花刺绣是彝族服饰的特点,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她们的服饰从头到脚都有各式各样的绣花,每一朵花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每个村寨都有刺绣能手。
白族
白族人,服饰以白为美。白族姑娘喜穿白色或浅彩色上衣,长发独辫,头顶绣花头帕。白族男子多包白布头帕,着白色对襟上衣,束腰带,外罩黑蓝色坎肩,下穿宽松裤,裹有装饰了边纹的裹腿。白族姑娘头顶装饰有由方形刺绣、扎染方巾折叠而成的绣花头帕,秀发盘压于头帕下,用红色头绳缠紧,左耳侧垂下头帕丝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5年8月,南华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3个:省级项目12个,州级项目15个,县级项目36个,其中不乏六祖古歌、阿苏嗻跳歌调、彝族阿卡舞、南华沙街调等一批民族民间传统歌舞。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南月琴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因南华旧名镇南县而得名,镇南月琴当地俗称“弦子”,制作历史悠久,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载:“州人杨氏世袭其业,所造者皆有美音,市之者甚重”。旧时的作坊多集中城内,有抱月斋、得月斋、得月楼、玩月轩等20余家,以抱月斋店主郭纯熙所制较为有名。镇南月琴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昆明实心竹、弦线等。全琴由琴杆、琴簪、琴鼓、琴品、钓鱼台、琴胆等6部分组成。琴杆顶部雕有“老龙含珠”,下置13个竹制琴品直达琴鼓中部,两侧置琴簪(弦纽)四个,琴鼓雕镌“双龙抢宝”等精致民族图案,内专置系有铜钱一枚之钢丝称“胆”,弦丝系于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钓鱼台”上。制作共有10道工序:制琴框;制琴板;在琴板上刻花纹(如滚子链图、火把、龙等);制琴杆;制调弦杆,俗称弦耳朵;制龙头;制弦台(7~9个不等,7个弦台的月琴只能演奏彝族歌曲,9个弦台的月琴可以演奏流行歌曲);制弦码;装弦线;上漆并在琴板中间安装一块小镜子作为装饰。
风景名胜
南华县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民族风情的咪依噜风情谷和风华雨露景区,有集休闲、康养、度假、研学于一体的德茂庄园景区和秋葉田;稻田理想研学基地,还有文化艺术气息浓厚的罗家屯艺术村,有享誉世界的“鸟道雄关”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清幽的鹦鹉山公园,还有黑泥温泉、凤山湖、龙箐梁子等一批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截至2025年10月,南华县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云南省旅游名村”2个。
沙桥凤山湖景区
沙桥凤山湖景区,也叫毛板桥水库风景区,有水面3000余亩。凤山湖群山环抱,风光秀美,周边山脉纵横交错,高低错落,连绵数十里,待到夏秋季节,湖水往下退去,露出碧绿的高山草甸,牛羊成群,是理想的露营地。
咪依噜风情谷
咪依噜风情谷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隶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全长6.5公里,涉及马鞍山、新房子、三家、大岔河、小岔河、新村6个村民小组,位于县城北部,地处南华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南(华)永(仁)二级公路两侧,起点马鞍山村距南华县城13公里,终点新村白土坡离姚安县城24公里并与姚安太平乡接壤,西北与牟定县凤屯乡毗邻,离省城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工业城市攀枝花市均只有两小时的路程。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存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河村委会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指定的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参观考察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先后到这里进行过采访、旅游、参观、考察,电影《通天长老》《大峡谷》,电视《新娘出嫁》《火的民族》也到这里拍摄片段。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合《彩云之南》摄制组曾在岔河村进行过彝族农耕稻作文化卫星现场直播。
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哀牢山的一部份,面积25237公顷,其中核心区11223公顷,试验区14104公顷。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珍稀生物资源众多,有一段长约600米浑园山梁是侯乌迁徙必经之“鸟道雄关”。和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个整体的兔街、马街境内,由于山高箐深,生态植被较好,箐间流水长年不断,且旱季不减,雨季不浊。
所获荣誉
历史沿革.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南华县区位优势.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5-10-09
南华县行政区域.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人口民族.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南华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南华县咪依噜风情谷.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5-10-09
楚雄刚刚好丨冬日旅居,去南华 .云南楚雄网.2025-10-09
南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做客新浪云南 谈“野生菌王国”南华旅游新发展 .新浪旅游.2025-10-09
楚大铁路:一站一景一故事.央广网.2025-10-09
南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云南县域“十四五”这样开局】南华县:建设滇中城市群楚雄副中心西部主城区.腾讯网.2025-10-09
新华网:2018年云南省33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 .新华网.2025-10-09
南华县:发展电商求突破 赋能转型开新局.今日头条.2025-10-0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命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等239个地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5-10-09
民国时期 .大理州政府办公室.2025-10-13
中共南华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召开.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聚焦两会】县人民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通报政情并征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政府领导.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聚焦两会】政协南华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协商会 .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沙桥民俗节日】沙桥“火教会”.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雨露白族灯会.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五街镇元宵彝族歌会:奏响民族文化新乐章.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彝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5-10-09
传统与现代共舞 非遗与时尚齐飞.今日头条.2025-10-09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今日关键词:服饰! .云南政协报.2025-10-09
菌乡“村歌”响 共话民族情.网易.2025-10-09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南华县人民政府.2025-10-09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民单的公告.大安市人民政府.2025-10-09
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公示.云南网.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