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实心竹

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J. R. Xue & T. P. Yi),别名香笋竹、南糯竹、云南箭竹等,为禾本科(Poaceae)箭竹属(Fargesia)植物,原产于云南省,同时在四川也有分布。昆明实心竹多生于海拔1700~2430米地带,野生于沟谷坡地针阔叶林下,广泛栽培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有时呈大面积人工林。

竿柄粗长。竿节间长,竿较粗,高4~7(10)米,近散生或丛生;竿在分枝一侧的基部稍扁平或呈圆筒形,基部的节间呈实心,髓锯屑状;环常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隆起至显著隆起;竿环微隆起或平坦。竿芽长卵形。竿微被白粉,每节簇生多数枝。笋具紫色条纹,灰绿色,常被白粉;箨鞘革质,宿存,三角状长圆形;鞘口与箨耳的毛俱缺;箨舌无毛,截形;箨片无毛,外翻,线状披针形。小枝具叶;叶鞘偶于鞘顶端微被白粉,上部具显著纵脊,边缘无纤毛;鞘口及叶耳繸毛俱缺;叶舌无毛,截形;叶柄背部具灰黄色或灰色短柔毛;叶片披针形,基部楔形。顶生圆锥花序,开展,基部略为叶鞘所包藏或全部伸出,花序轴偶尔被短柔毛或微毛,花序下部分枝的基部托以具长纤毛的苞片或向花序上方则苞片变为多数纤毛;小穗柄有时具微毛或无毛;颖无毛,披针形,先端渐尖;鳞倒卵状披针形;花药黄色,花丝具微毛;子房淡无毛,黄色,椭圆形,花柱羽毛状,白色,柱头2。果实未见。笋期7~9月,花期9月。

昆明实心竹是云南省著名的优良笋用竹之一,其笋心(笋腔)细小,笋肉厚实细嫩,笋味鲜美。昆明实心竹质坚硬、心实、不易开裂、粗细适中,宜作各种农具柄、生活用具柄、抬杠、子、棚架等用,也可用于编织。

形态特征

竿柄长12~35厘米,粗2.5~7厘米;竿柄节间长5~16毫米,竿柄粗长。竿节间长,竿较粗,高4~7(10)米,近散生或丛生,基部节间长10~15厘米;竿在分枝一侧的基部稍扁平或呈圆筒形,开始为淡绿色,老后变灰绿色,微被白粉或无白粉,在节下方疏生棕色刺毛或无毛,基部的节间呈实心,髓锯屑状;箨环常有箨鞘基部的残留物,隆起至显著隆起;竿环微隆起或平坦;节内长2~4毫米。竿芽淡黄色,长卵形,边缘附近密被小硬毛,硬毛灰黄色,边缘密生纤毛,纤毛灰黄色。竿微被白粉,长可达160厘米,直径1.5~5(10)毫米,每节簇生多数枝,枝与竿作20~30度的夹角展开。笋具紫色条纹,灰绿色,常被白粉,密被贴生或疏生刺毛,刺毛棕色,成块状,边缘常密生刺毛,刺毛棕色。

小枝具叶;叶鞘偶于鞘顶端微被白粉,长4.5~6厘米,上部具显著纵脊,边缘无纤毛;鞘口及叶耳繸毛俱缺;叶舌无毛,高约1毫米,截形;叶柄背部具灰黄色或灰色短柔毛,长2~3毫米;叶片长(8)13~19厘米,宽(0.8)1.2~1.8厘米,披针形,基部楔形,次脉4或5对,叶缘粗糙。箨鞘革质,宿存,三角状长圆形,比节间略短,背部偶有密集成块状贴生的棕色小刺毛或无毛,纵向脉纹仅在鞘上部可见或不发达,边缘无纤毛;鞘口与箨耳的繸毛俱缺;箨舌无毛,紫色,高1~2毫米,截形;箨片无毛,外翻,线状披针形,绿色而边缘带紫色或紫绿色,基部腹面微粗糙,边缘有时内卷,常平滑。

顶生圆锥花序由13~23枚小穗组成,开展,基部略为叶鞘所包藏或全部伸出,花序轴偶尔被短柔毛或微毛,基部各节被长柔毛,花序分枝偶尔具短柔毛或微毛,腋间具长柔毛及瘤状腺体,花序下部分枝的基部托以具长纤毛的苞片或向花序上方则苞片变为多数纤毛,每分枝有2~6枚小穗;小穗柄有时具微毛或无毛;小穗含4~5朵小花,绿紫色或紫色;小穗轴的节间扁平,先端生贴伏白色小硬毛,边缘顶端密生纤毛;颖无毛,披针形,先端渐尖,第一颖具5~7脉及稀疏小横脉,第二颖具7~9脉,脉间具小横脉;外稃具7~9脉,亦有小横脉,无毛,纸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基盘具白色长纤毛;内稃先端浅裂为2钝齿,脊间偶尔向先端贴伏白色小硬毛,脊上向先端具白色纤毛,脊外至边缘各具3脉;鳞被白色,上部边缘有纤毛,倒卵状披针形;花药先端及两侧具短柔毛,黄色,花丝具微毛;子房淡无毛,黄色,椭圆形,花柱羽毛状,白色,柱头2。笋期7~9月,花期9月。

物种分布

昆明实心竹原产于云南省,同时在四川省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昆明实心竹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多生于海拔1700~2430米地带,野生于沟谷坡地针阔叶林下,广泛栽培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有时呈大面积人工林。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环境,在相对湿度不低于65%、降水量不低于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16℃的生境下生长发育较好。笋期7~9月,花期9月。

栽培技术

育苗方式

埋秆繁殖

将选定的母竹连竹挖起,保持竹篼与萌芽眼的完整,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按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开一定宽度与深度的平行沟,之后将母竹的竹蔸平放在沟内,将蔸部切口向下、枝(芽)向两侧,各相邻的母竹蔸需反向放置(即头尾掉换)。埋后覆一定厚度的土,压实并浇透水。

主枝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隐芽饱满且具有根点的主枝作为插穗。从主枝的基部用刀将竹枝砍下,砍时需避免损伤隐芽与根点,之后按一定株行距开沟,将插穗插入土中,插后覆土浇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温。

埋节繁殖

凡有隐芽的竹种都可以采用埋节育苗。埋节育苗有三种,分别为直埋、斜埋和平埋。一般选择的母竹年龄2~3年生,其发芽率最高,竹苗生长好。将选好的母竹从地面砍断,切口呈马耳形,埋节时将节段两端切口内塞满湿泥,双节段在两节间凿小孔并注水封泥,之后把节段平埋在准备好的苗床,节上切口向上,节下切口向下,节枝(芽)向两侧,覆一定厚度的土,稍加压实,最后浇水,上方覆盖棚膜。

田间管理

选择便于排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pH值5.5~7.0的沙质土壤作为苗圃地。繁殖材料通常选择2年生的没有病虫害的健壮母竹。其育苗时间通常在4~6月,造林则在6~7月,按一定的株行距定植。定植时浇足水,竹苗成活后增施农家肥,并在竹丛周围松土除草,旱季适时浇水,雨季需注意除草及病虫害的防治。后期砍竹利用需合理。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昆明实心竹是云南省著名的优良笋用竹之一,其笋心(笋腔)细小,笋肉厚实细嫩,笋味鲜美,为优良笋用竹。因适合在中国滇中及偏冷凉的地区发展,是解决中国昆明地区鲜竹笋供应问题的最佳竹种。

经济价值

昆明实心竹质坚硬、心实、不易开裂、粗细适中,宜作各种农具柄、生活用具柄、抬杠、橼子、棚架等用,也可用于编织、造纸。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昆明实心竹叶的黄酮提取液为天然产物,没有毒副作用,其叶黄与合成抗氧化剂混合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于减少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以竹叶黄酮为原料开发的竹叶抗氧化物已经被列入国标,成为国家认可的天然抗氧化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可为开发利用昆明实心竹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表明可在利用昆明实心竹造纸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竹材的伐取年龄和部位等因素。此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发现昆明实心竹假鞭中的木质素分布于导管细胞壁、薄壁细胞壁及纤维细胞壁等处,随着年龄增长,会使这些细胞的木质化程度随着鞭龄的增加而加深。

..2023-05-09

..2023-05-09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0

..2023-05-09

..2023-05-09

..2023-05-09

..2023-05-09

..2023-05-09

..2023-05-09